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全面启动!南方报业系统性变革未来三年要干这些大事……

  • 情感
  • 2025-07-05 15:05:03
  • 2

盛夏的广州,万物在骄阳下茁壮生长。

迭代与进化,南方报业擂响变革战鼓。

7 月 3 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召开推进系统性变革动员部署会,用铿锵有力的南方声音,吹响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号角。南方报业党委书记、社长刘启宇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们始终牢记党媒集团的职责使命,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人民立场、用户思维,创新内容生产传播方式、提升服务大众水平,在求新中保持定力、在求变中注入活力、在改革中激发动力。"

在新一轮改革中,南方报业突出 "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媒体系统性变革、以强化用户服务驱动内容生产传播、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以传播效果评价增进改革创新动能 " 四个维度,巩固拓展内容一体化生产、传播一体化运营、技术一体化支撑、经营一体化统筹的 " 四个一体化 " 融合机制,全面提升内容影响力、平台传播力、舆论引导力、媒体运营力、队伍战斗力,做强主流舆论阵地、唱响主流舆论的南方声音。

保持定力

做大做强传播阵地

未来三年,南方报业将加快推进系统性变革,锚定打造内容生产传播和全媒体人才 " 双一流 " 高水平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战略目标,全面挺进国内主流媒体第一方阵前列。图为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道中 289 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楼群。

新一轮改革,南方报业聚焦主责主业,聚力打造新媒体,做强传播主平台,让内容传播更精准更高效。

南方报业立足各媒体特色定位,进一步优化融媒布局:《南方日报》、《南方》杂志、南方网、南方 + 客户端突出党报、党刊、党网、党端定位,《南方农村报》聚焦 " 三农 " 领域,《南方周末》提升 " 南周双质 "(南周气质、南周品质)内容,《南方都市报》建设新型都市媒体,广东教育杂志社深耕思政教育宣传。

以 " 一报两端 "(《南方日报》、南方 +、South)为龙头,强化内外宣一体化协同,做大做强融媒 " 南方矩阵 "。南方 + 客户端 " 进位升阶 ",建设在全国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广东传播主平台;South(南方)提升国际传播力,打造大湾区对外传播旗舰媒体;南都新闻客户端与 N 视频客户端合并为南都 N 视频客户端,打造民生类、时尚化、年轻态、视频化、交互性头部传播平台;精简整合新媒体账号,重点培育千万级、百万级大号。南方报业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黄灿介绍,南方报业打造 "1+4"(南方 + 客户端和 South、南都 N 视频、南方周末、粤学习客户端)超级传播矩阵,强化与第三方平台账号协同联动,形成 " 众星捧月 " 效应。

细化工作措施、明晰任务分工、明确进度安排、强化保障措施,南方报业制定 3 年发展路线图:

2025 年,基本完成集团各报刊网端和第三方平台账号的调整优化,特色栏目、知名品牌、新媒体 IP 矩阵各具特色、形成优势。

2026 年,主平台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内容生产力、新闻影响力、视觉表达力、媒体运营力迈上新台阶,资源整合与队伍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媒体 +" 重点领域稳步开拓,取得扎实成效。

2027 年,主阵地的引领作用充分展现,全媒体生产传播机制和评价体系成熟完善,内容生产、品牌运营、融媒服务、" 媒体 +" 产业等形成全方位竞争优势,广东传播主平台、大湾区外宣旗舰媒体作用更加凸显,总体位列国内主流媒体第一方阵前列。

7 月 3 日,南方报业召开推进系统性变革动员部署会。南方报业党委书记、社长刘启宇在动员部署会上讲话。

刘启宇介绍,南方报业成立了推进系统性变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集团系统性变革推进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在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钟智锦看来,南方报业系统性变革思维超越了碎片化调整,直指传媒机构的结构性再造,报刊网端确定了差异化发展方向,有利于集中力量在垂直细分领域打造优势品牌,避免内卷式竞争;各子媒体之间形成协同共生关系,各客户端共享技术底座,加快内容数据、传播数据和用户数据融合;建立协同共享机制,保证错位发展和垂直融合的顺利落地。

注入活力

深耕优化用户服务

在动员部署会上,南方报业牵头发起成立南方智媒发展共同体。

未来 3 年,南方报业将聚合优化传播平台和新媒体 IP,深耕 " 省市县镇村 " 五级传播阵地,以更大力度推进开放协同生产,加快建设内容生产传播和全媒体人才 " 双一流 " 高水平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到哪里。" 岭南大地、湾区腹地,始终是南方报业内容传播和用户链接的根基所在。" 刘启宇介绍,南方报业将进一步深化全用户覆盖、全场景落地、全方位服务,实施 " 直链受众计划 ",深耕 " 省市县镇村 " 五级区域,构建 " 线上全媒体 + 线下多场景 " 的服务新格局。

拓展在地服务,联通医疗、教育、民政、公安、妇联、工会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打造 "+ 游广东 "" 在 + 上课 "" 在 + 看展 "" 在 + 购物 " 等好用实用平台。

融入社会治理,建设 " 粤政通 " 政民互动网上聚合平台,建好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开展 " 微文明之星 "" 南都街坊口碑榜 " 活动,融入 " 省市县镇村 " 五级区域发展。

强化在地传播,持续扩容和运营好南方 + 共建频道和入驻南方号,以各地记者站(分社)为支点,联动市、县融媒体中心等,做好内容传播与在地服务,全方位拓展服务广东、深耕湾区能力。

深化技术赋能,建强南方智媒云技术底座,组建全省智媒发展共同体,打通省、市、县三级融媒体资源和渠道,推出 " 南方 AI 智能体 " 等工具产品,重构省域媒体传播格局;推进广东省 " 媒体融合与数字创意 " 重点实验室、广东省 " 媒体变革与创新 " 社科重点实验室建设。

提升开放生产,开展 " 内容开放生产行动 ",在 " 专业记者 + 职业写手 + 人工智能写作 " 内容生产基础上,吸引用户参与内容生产,形成 " 专业生产 + 开放生产 + 智慧生产 " 合力。

" 南方报业的系统性变革思路包含两个重点突破方向,一是强化以用户为导向的内容生产和传播,二是以体制机制改革、传播效果评价来增强发展活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认为," 五级深耕 " 是南方报业的代表性传播策略,充分彰显了顶天立地的媒体情怀。

激发动力

深化资源配置机制改革

在动员部署会上,南方报业首批 15 个融媒品牌工作室集中亮相。

创新求变,是南方报业与生俱来的基因。新一轮改革,南方报业以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以强化用户服务驱动内容生产传播,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

实施 " 客户端聚合优化计划 "。南方报业推动集团所属媒体的内容和数据互通共享。打造智能协同稿件库,支撑各客户端内容稿件互通和共享,实现优质稿件在矩阵内快速分发、二次创作与多端适配,以及传播数据的自动聚合。建立用户数据库,构建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各客户端用户身份互认,整合客户端用户行为数据,构建精准立体的用户画像,支撑智能内容推荐与用户差异化运营。实现跨端生态互联,各客户端分别建设专区,集中展示运营矩阵内的特色内容、精品栏目和热门活动等,形成平台间内容互补、相互引流和品牌联动,构建协同发展的矩阵传播生态。

实施 " 融合创新计划 "。成立集团融合运营委员会,统筹集团各媒体、各业务单元融合发展工作,进一步完善 " 四个一体化 " 运行机制,真正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建立 "1+N" 融合传播机制,对重大主题宣传、重要时间节点、重要会议活动、重大突发事件等,在集团融合运营委员会统筹下,由 "1" 家媒体牵头,"N" 家媒体协同,生产精品爆款,进行一体化传播,形成舆论合声。

拓展多元化经营模式。建立融合经营机制,拓展 " 媒体 + 园区 "" 媒体 + 农文旅商 "" 媒体 + 教育 "" 媒体 + 展会 " 领域。统筹集团各媒体品牌价值、市场影响力、服务能力、经营资源,明确核心能力标签,建立能力矩阵图谱。建立协同共享机制,实施项目协同共享机制,协同创收、做大增量、降本增效、共享利润。

在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全中看来,南方报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一方面在新媒体发展方面树立全媒体一盘棋的观念,倾全集团之力重点打造南方 +;另一方面在底层构建全集团统一的技术平台、内容平台和用户平台,实现全集团相关资源的共享。

此外,南方报业以更加扁平化的内部架构,探索跨媒体、跨部门、跨条线的扁平化管理模式,首批成立 15 个融媒品牌工作室。以 " 南方读 +" 工作室为例,该工作室以项目为单元组建跨媒体、多工种主创团队(含记者、编辑、设计、拍摄、剪辑、运营等),实行扁平化运作管理和 " 策划—生产—分发 " 全流程闭环操作。" 南方读 +" 工作室主理人陈明诗介绍说:" 我们通过颗粒度细化与多领域出击的模式,按细分领域,以南方名记者、集团新媒体 IP 等为依托,生产全媒体、高质量、特色化、差异化的内容,提高垂直领域影响力。"

同时,积极创新生产模式,重点打造 " 观天下 "" 聊点‘政经’事 "" 产业麻辣烫 "" 财知道 " 等 20 个新媒体 IP。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认为,这种品牌化、垂直化、IP 化的生产逻辑,有利于克服传统媒体线性生产的局限,以更加灵活、多样的内容形态吸引用户,提升用户黏性与认同,呈现出一种多元共振、多维协同的生态化生产趋势。

构建全媒体评价体系,是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要方面。刘启宇表示,南方报业将进一步优化流量、质量、数量 " 三量齐飞 " 的考评机制,突出效果导向,建立多维可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精准地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

" 南方报业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设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因地制宜、一媒一策,先立后破、协同推进,鼓励改革探索,最大程度激发动力、释放变革效能。" 刘启宇说。

(本文图片均由南方报业提供)

有话要说...